极致能效提升:钢铁行业加速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3-26 作者:巨能特钢

  当前,最先进的钢铁企业在中国,最干净的钢铁企业也在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3月21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的“节能服务进企业”暨2024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聚焦当下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的热点、难点和痛点,为钢铁企业把脉问诊,挖掘节能降碳潜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务理事张永杰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在整个工业减碳中,钢铁行业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目前钢铁行业已实施或正在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超低排放工程”“极致能效工程”。

  据介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实施“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已经有两批总共58家企业,对应的是4.4亿吨钢铁产能,2024年准备争取培育第三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认为,依托“极致能效工程”系列工作的开展,一大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实现了能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促进了钢铁节能降碳领域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推广应用,为我国钢铁行业铸就绿色发展底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大动力,给钢铁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未来工业能源消费转型的新任务、新挑战

  工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全面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是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绿色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球钢铁工业碳排放超过50%,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15%左右,在所有工业行业中位居首位。我国通过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措施,可以压缩70%以上的能源需求,但未来两年节能目标完成压力较大,工业节能减碳形势还是很严峻。

  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表示,“节能服务进企业”自2016年开展以来,已经成为工信部门服务企业的一个品牌活动,此次举办的“节能服务进企业”暨2024钢铁行业能效提升研讨会是2024年的第一场活动,充分体现了工信部对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

  2024年是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节能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分析,未来工业能源消费转型的新任务新挑战:一是坚持提高能源效率,二是驾驭低碳、零碳的能源品种,三是推广低碳零碳的用能工艺和设备,四是运用新型用能管理系统,五是管理企业用能安全,六是把握未来能源价格,七是重塑企业价值观念。

  丁志军认为,我国推动工业节能和绿色低碳发展,既是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节能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钢铁行业加速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当前形势的使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绿色转型中锻造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丁志军说。

  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成效非常显著

  2023年,由于受疫情疤痕效应、国际地缘博弈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我国能耗强度降幅持续收窄,但实现“十四五”规划能耗强度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有分析指出,如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保持当前水平不变,按照未来经济总量增长四倍计算,能源消费总量也要增长四倍。而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大多认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应呈现“先增后降”发展态势,到2060年应与2020年水平大致相当。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7.2亿吨标准煤,较2022年上涨3.1亿吨标准煤,化石能源依旧是支撑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部分。

  完善节能工作永远在路上。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行业“十三五”期间超额完成了既定节能目标。同时,仍面临能源消耗总量大、能源消耗结构转型难的问题,吨产量吨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仍有一定的下降潜力。丁志军认为,钢铁行业在工业节能降碳与绿色低碳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切实用好技术推广、对标达标、低碳转型等多种手段,系统推进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为抓手,推进技术节能;二是以加强能效对标达标为关键,推进管理节能;三是以用能清洁低碳转型为导向,推进结构节能。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刚表示,我国钢铁产业体量规模大、涉及地域广,钢铁行业节能低碳发展对于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全行业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一是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二是要深化协同,创新突破;三是要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钢铁工业实现节能低碳发展对全国“双碳”工作和能源双控工作影响巨大。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成效非常显著,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是558千克标煤,比2012年下降了7.4%,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以说钢铁行业对我国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钒钛设备管理部能源主管罗晓松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钢铁行业极致能效“难”在技术上,目前达到了“瓶颈”期,除非有更好的新技术新方法。

  极致能效改造为钢铁高质量发展增加了绿色底色

  没有钢铁工业的长足发展,也就没有我国现代工业。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钢铁产业体系,但是钢铁工业产品特性和工艺特点决定了其高耗能属性,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任务艰巨。根据《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3)》显示,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同时,钢铁工业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为11%。

  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涵杰表示,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落实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尽管近年钢铁企业节能降碳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总量压力依然巨大,钢铁行业能效提升仍然任重而道远。

  2022年12月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召开“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启动会,标志着钢铁行业“极致能效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冯超介绍说,钢铁行业“极致能效工程”作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推进的三大改造工程之一,获得了国家部委的高度关注与钢铁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行业形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十分可观的节能减碳成效。

  实际上,我国实现钢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极致能效提升,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极致能效工程”既提升了钢铁企业的效益,又推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工作,体现了钢铁行业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为钢铁高质量发展增加了绿色底色,有力推动钢铁企业用能量与碳排放量的持续下降,培养了钢铁行业新模式新动能。

  丰电科技集团北京丰电压缩空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锦岩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北京丰电压缩空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着力开展压缩空气能源供应极致能效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同时与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体系,与生态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协同研发、推广标准应用,共同赋能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工业报

分享到: